每個人心中,對於「公主」這個詞,都有一套自我的定義,就像每個少女心裡,都有一個不太可能現身的王子,而每個女人的字典中,「我」就是自己的公主。可是……,每個人對於「公主」的定義總是大抵相似卻又不完全符合。
現代人認為,「公主」是另一種「茶來伸手、飯來張口」的無用代名詞,更深入的解析,其實「公主」是一種社會趨近於病態的人群。
但換個方向來解釋,其實,那些罹患了「公主病」的人們,不也正是在「詮釋」自己心裡的公主形象嗎?
只是他們的扭曲了或誤解了「公主」真正的定義。
或者嚴格點來說,我們,都扭曲了「公主」真正的定義。
我夢想自己是一個勇敢、獨立、堅強而且智慧的公主,不需要王子的保護,也能夠拿起屠龍的沉重大刀,往勇直前。
我希望自己可以不用藉著那只遺失的高跟鞋,與突然響徹雲霄的午夜鐘聲才能夠被王子注目;我希望自己不用藉著被囚禁在高聳入天的塔上,需要垂落長長的髮才能被王子發現。
我也扭曲了「公主」在童話故事裡的形象。
我心裡的「公主」,隨著歷經社會形態變遷的同時,也逐漸進化。
不懂事的時候,我希望自己趕快長大,去面對人們口中的「考驗」或「磨練」,那個時候,我相信我是「無知天真,渴望受傷」的。像是一種病態的心境,總以為傷口越是疼痛,越能夠證明自己還懂得呼吸。
傷口漸漸癒合之後,我希望自己不要長大,回到過去能夠被保護的年歲,或再也不用面對那些讓人恐懼的挫折,那個時候,我希望我可以「擺脫陰影,揮別夢魘」。像是一種斑駁印記,越是清洗,汙痕越是清晰。
開始學會遺忘之後,我希望自己勇敢,再也不用害怕或感覺懦弱,不需要依附在別人的鼻息之中,才能安穩作夢,這個時候,我希望自己在別人的背後,是一雙提供依靠的手,而不再需要細心呵護也能夠獨立生活。
我的「公主」也歷經了「物競天擇」的演化,變成了現在的模樣。
可是,我的王子說,他認知裡的公主是「天真、單純、不食人間煙火……善良、依賴、無法獨立生活」的形象,我想……我無法成為他認知裡的公主,但我也無法為了要成為他的公主,而改變自己現在的姿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