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朋友不再聯絡、被出賣﹐與其埋怨對方的絕情、背信棄義﹐不如先問問自己,究竟是不是自己根本沒有這個資格。兩種想法有一個很大的分別,就是後者會為自己帶來進步,前者卻不會。那為什麼不選擇一個更好的想法..
怨恨不會為人就來甚麼,只有更深的怨恨或偏激的行動。從此對人更失去信任事事猜疑。問問自己有何不足,卻可以找出很多自己不夠好的地方﹐加以改進。
聽說,最好的服仇就是活得比對方好,我想﹐更進一步當有一天不將對方當天的出賣當成一回事是最高的境界。很多時,我們介意別人的絕情。然而,如果細心想想我們過去也總有些人或多或少對他無情。
可能是有意的,更可能﹐是無意的。還是當中出現了什麽誤會呢?
有些朋友也會有意無意地疏遠了;也有些自少相識的朋,﹐因為成長經歷不同、想法不同、沒話題了,也不再找對方。
對人絕情的事情,永遠很難想起來對別人對己的絕情卻永遠僅僅於懷,這是因為我們極度的自私只會想到自己的利害。何其低劣...
絕情,代表著不想與對方建立任何關係不想浪費自己和對方的時間。某程度上是有經濟效益的,只是我們是既自私又感情用事的生物,只容許自己對人絕情。別人對己絕情,卻會認定是對方的人格有問題。
有人要對我絕情,很希望對方做得徹底一點,除了不再聯絡也請勿回覆SMS,聽我打來電話時也當立時說有事忙著要收線。不要回應我的問題,也不要問問題不要讓我以為感情還可以挽回。這樣子我才能徹底醒過來,不再偏執在這份感情上。
不再埋怨對方了。別人的錯﹐不應由我來承擔,反而要深深地祝福對方,因為對方讓自己知道自己還很多不足,未有這個資格使自己能夠更進一步。
相信總有一天﹐再遇見對方時,他會為當日的絕情感到悔恨。
因為曾深深地喜愛過,所以無論怎樣也不選擇去怨恨對方。